為找到失蹤的5歲女兒,他一年來印啟事制“尋女日歷”想盡了辦法,并稱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為找到5歲的女兒,他先后制作“尋人啟事”和“通緝令”四處發放,但仍然沒有女兒的消息。昨(7)日,中江來蓉男子鐘仁貴在成都街頭眼噙淚水,向過往行人發放他尋找女兒另一道具———印有女兒鐘金蓉的照片的“尋女日歷”。
3萬尋人啟事白發了
鐘仁貴介紹,當時只有4歲的女兒鐘金蓉是2006年1月14日失蹤的,當天下午3時過,女兒從位于解放西街的家中出去,像往常一樣找附近的小朋友玩耍。4時過,小蓉的媽媽買菜回來,才發現女兒失蹤了。她和鐘仁貴從當天起就到處尋找女兒,但一直沒有任何消息。
后來,鐘仁貴復印了3萬張“尋人啟事”到處張貼,“啟事發到過往行人手里,隨即都被扔到了垃圾箱里,發也等于白發。”鐘說。
全國“通緝”愛女惹麻煩
張貼“尋人啟事”尋女不成,鐘仁貴又想出了一個更“狠毒”的方法———“通緝”愛女。去年7月,傷心的父親將印著“請求:全國人民通緝
5歲燙傷女”的巨型彩色尋人
啟事貼在了成都各街巷。“彩打‘通緝’就花了兩千元。”鐘仁貴介紹。
為找愛女,鐘仁貴去過湖南、上海、江西、安徽等地。這種“通緝”的形式惹來非議。有些人說他沒文化:“怎么能通緝自己的女兒呢?”同時這尋女方式也讓他吃了不少苦頭。據他稱,他在湖南發往上海的列車上,向旅客散發該“通緝”時,乘警以此把他關了3小時。乘警告訴他,“通緝”是不可以隨便使用的。
制作尋女日歷受歡迎
昨日上午,鐘仁貴又在成都街頭把他制作的“尋女日歷”發給路人。他說,幾乎每家都要用日歷,使用時間長達一年。他將尋女啟事制作成日歷,免費發放給市民。“這是我迄今使用的最好尋人方式。”
記者看到,“尋女日歷”上有小金蓉的簡介、大幅彩色照片、聯系方式以及酬金等內容,制作精美。在鐘仁貴發放“尋女日歷”的現場,許多市民主動上來索要。一出租車司機還專門停下車,要了一張貼在車子內。“有消息我就給你打電話。”司機說。
制作這種日歷,鐘仁貴可謂不惜血本,每張兩角,兩萬張就要4000元。可這一年的尋女生活,已經使他們一家傾家蕩產,“不論花多少錢,不論用什么方法,我都要將女兒找回來,一起過春節。”鐘仁貴說。 早報記者喬子軒實習記者鄧令攝影劉筱慶
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! 請點擊下面的“分享”按鈕,將此找人尋人的尋人啟事信息擴散到全國各地,或許您的一次舉手之勞就會促成一個家庭團圓!再次感謝您的善舉,好人有好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