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7月出生的吳興芬,2007年從揚州教育學院英語教育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,放棄了安穩(wěn)的教師工作回到家鄉(xiāng),聽到身為小學語文老師的老公講班里幾個留守兒童性格孤僻,學習也有些跟不上,聯(lián)想到自己小時候爸媽常年不在身邊的孤獨,她決心成立“留守兒童之家”。2008年秋天她拿出自己全部的五萬元積蓄,開始建教室、裝修、買課桌椅、裝投影儀,買圖書,2009年春天開始專為留守兒童提供義務學習輔導和圖書閱覽,四年來,已有百余名兒童因此受益。
為了幫助這些孩子,她努力地付出,每個節(jié)假日,在她的“留守兒童之家”,留守孩子們聚在一起,快樂地學習、讀書、玩耍。聽說有了專門為留守兒童輔導的地方,很多小學生家長慕名而來,看到寬敞的教師,一應俱全的教學設備,他們既感動又放心。為了全面輔導孩子們功課,小學英語教育專業(yè)出身的吳興芬變成了全才,語文、數(shù)學、英語都要輔導,吳興芬說“英語是很多家長最操心的問題,很多外地來天山鎮(zhèn)打工的人根本不懂英語,更不會教,所以也把孩子放在我這兒,我很開心,他們這么信任我”。
一開始,她的家人也不理解她,但是丈夫?qū)λ倪@份公益性的工作卻很支持,還時常從網(wǎng)上淘一些孩子喜愛讀的圖書,買回來給留守孩子們閱讀。2011年春季,做二年級班主任的老公班上轉(zhuǎn)來一個叫周宇的男孩子,父母都是貴州來此地打工的,家庭條件很苦,聽到他的事情,吳興芬請老公將孩子帶到家里,給他做頓好吃的,買了新衣服、新書包,并且跟他講,以后每天放學就到自己這兒來,給他輔導功課,一年多來,小周宇不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,性格也變得更加開朗。看到留守兒童變得開心和快樂了,燦爛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這些孩子的臉上,她和丈夫都感到無比地開心。 每個孩子的內(nèi)心都有一個小宇宙,吳興芬的愛心溫暖著他們每個人,他們也回饋給“吳媽媽”最真的愛。去年的3月8日婦女節(jié),她因為突發(fā)疾病住進了醫(yī)院,學生們得知消息紛紛來醫(yī)院看望,還自發(fā)用零花錢買了美麗的花兒,自制了漂亮的賀卡,上面都寫著:媽媽,節(jié)日快樂!四年來,最初輔導的學生都升到了初中,但是他們周末、假期都過來看看“吳媽媽”,聽“吳媽媽”輔導功課、講故事,跟“吳媽媽”做游戲。吳興芬說“跟他們在一起,是我最快樂的時光”。
想想當初放棄了作為一名正式教師的“鐵飯碗”的工作,而回到農(nóng)村創(chuàng)辦“留守兒童之家”,她從來都沒有后悔過。在公益之路上,她感動著孩子們,感動著鄉(xiāng)鄰們,也感動了社會,她于2010、2011年先后當選為第16屆廣州亞運會和第26屆深圳大運會的火炬手,在亞運和大運圣火傳遞結(jié)束后,她將火炬帶到了教室,更用“奮進、拼搏、堅持、樂觀”的精神激勵和鼓舞著留守孩子們,她在孩子們的臉上看到了重拾的自信和幸福,更能看見他們更加美麗的未來。
3月21日,她收到倫敦奧委會的E-mail,正式通知她成為倫敦奧運會火炬手,7月14日,她將代表億萬國人赴英國參加火炬?zhèn)鬟f。她的故事,再次在天山鎮(zhèn)掛起融融暖風。在她的感召下,天山鎮(zhèn)更多的青年大學生參與到義務輔導中,榜樣的力量有了新的傳承。
問起她的感受,她莞爾一笑,她說她很平凡,她說她羞于見媒體,她說她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······,面對這個有些靦腆的榜樣,她們更相信她是兒童守護的天使,祝福她在公益之路上越走越好。
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! 請點擊下面的“分享”按鈕,將此找人尋人的尋人啟事信息擴散到全國各地,或許您的一次舉手之勞就會促成一個家庭團圓!再次感謝您的善舉,好人有好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