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為懷,行善天下,這是所有善良的人們所推崇的仗義之為;而能有這樣行為舉止的人,沒有“舍得”之心是斷然不行的。因為,大凡行善積德、樂善好施者,決不可不舍棄私欲,否則,就難成善行,當然也就難得善果了。
如此說來,舍得是不是慈善的真諦呢?答案不言而喻。其實,大千世界,唯有悟透人生者,才有慈善之心,才得舍得之理。一位作家曾這樣說過,世界是陰與陽的構成,人在世上活著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。我們不去否定人們的欲望,有欲望乃是人之常情;但欲望這頭猛獸又常常會使我們難以把握,不是不及,便是過之。于是產生了太多的悲劇:有人愈是要獲得愈是獲得不了;有人終于獲得了卻大受其害。會活的人,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,其實懂得了兩個字:舍得。這話說得何等的好啊!應該說,古今中外無一例外——不舍不得,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。越王勾踐亡國被俘,臥薪嘗膽,飽受凌辱,謂之,舍王尊,得江山社稷光復。韓信能忍胯下之辱,不與小人計較一時,謂之,舍臉面,終成大器揚名天下。田忌與齊王賽馬,以下肆對齊上肆,上肆對齊中肆,中肆對齊下肆,舍了小負之悲,得了全勝之喜。人是如此,萬事萬物何嘗不也是這樣呢?蛇是在蛻皮中長大,金是在沙礫中淘出。回顧往事,許多時候我們因沒有小忍而亂了大謀,還有許多時候我們沒有舍棄蠅頭小利而釀成禍患……真是舍得,得舍。
何得?何舍?市慈善總會有一位義工張貞慧老媽媽,她十多年來捐資十余萬元,救助許多困難學生完成學業。更讓人感動的是,她的捐款全是從吃的、用的上省下來的,每月1300元的退休金,她留給自己的僅僅是300元。鄰居都說,這老太太真是太難為自己了。而她自己卻說,我過得很好,很快樂——她在舍棄中得到愉悅。中山區中心小學一名叫于登舟的小學生,新年剛過,就把自己去年攢了一年的零用錢連錢罐罐一塊兒捐到慈善總會,要幫助一名貧困學生讀書。只要看看他捐贈時的神情,你就會知道他的內心是何等的充實與自豪。毫無疑問,他的心靈得到了洗禮與升華。有舍就有得,要得必須舍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,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;人人為我、我為人人。舍,我為人人;得,就是人人為我。舍得是選擇,舍得是承擔,舍得是忍耐,舍得是智慧,舍得是痛苦,舍得是喜悅,《左傳》中有句話“君以此始,則必以此終。”明白了這番道理,我們還有什么不舍得的,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快點從善如流呢?
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! 請點擊下面的“分享”按鈕,將此找人尋人的尋人啟事信息擴散到全國各地,或許您的一次舉手之勞就會促成一個家庭團圓!再次感謝您的善舉,好人有好報!